影視音內容政策及多方利害關係人治理機制~~以Netflix為例分析(下)
(續上篇)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隨著科技發達、基礎建設及智慧型裝置普及,民眾的媒體使用行為逐漸產生變化,OTT作為一種服務提供模式,普及至各領域產業之發展可說是數位匯流時代的必然趨勢。而Netflix作為一個大型隨選視訊影音平台,版圖擴及全球超過190個國家,可說是OTT營運模式的成功典範,對於我國剛起步的相關業者而言是很好的借鏡。以下分就內容及服務兩方面做分析:
(一) 內容為王-是挑戰更是契機
前面提過,OTT業者取得內容的方式不外乎是收購版權和投資自製兩種主要方式。我國OTT業者由於規模較小,自製能量相對不足,因此除了由傳統廣電產業跨足OTT產業的部分業者外,大多都是採取洽購授權的做法。然而以Netflix為例,以OTT平臺長遠的發展考量,自行產製高品質的影音內容才能與其他業者產生差異化,進而提升競爭力。
另一方面,Netflix為了提高本地觀眾對其服務的黏著度,近年來也在各國投入在地化的內容製作,這對我國內容產製業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好的機會,可以透過Netflix這個平臺將內容推廣到國際市場。目前Netflix也已於2017年年底與臺灣製作公司合作,預定於2018年推出首部臺灣原創影集《雙城故事》,全劇預計會在190個國家、超過30種語言同步上架,向全世界推廣我國軟實力。
而對平臺業者而言,無論是傳統廣電業者 (如有線電視或MOD),或是我國剛起步的OTT業者來說,Netflix的崛起既是挑戰,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內容為王,著重於提升內容品質才是平臺經營的長久之道。因此,對我國無論是有線電視、MOD或OTT等擁有平台的業者而言,仍應以提升自製能量為未來發展的首要考量,而監理者也應該站在輔助產業發展的立場上去思考如何協助提升我國整體內容製作產業的發展能量。本會除了透過對OTT產業採取輕度管制,並適度針對傳統廣電產業進行解管外,也攜手文化部成立跨部會溝通平臺,共同就OTT產業相關議題進行交流探討,例如OTT影音著作權保護問題等,從基礎開始鞏固我國影音產業之發展,以強化我國內容製作產業存續。
(二) 服務至上-重視消費者權益,維護網路安全
好的內容搭配上好的情境才能有效行銷,而在Netflix來說,首要考量的就是為使用者塑造好的觀影體驗。透過建立使消費者信任的安全平臺環境,建立平臺自主分級制度、強化兒少網路內容安全防護,同時也設置了申訴處理機制,讓消費者能夠放心的使用Netflix。
服務至上的宗旨就是以消費者權益為第一優先,而對網路影音平臺來說,網路安全絕對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Netflix以外,其他國際大型網路影音平臺也有各種維護兒少網路內容安全的做法,例如Amazon Prime會要求使用者在存取成人內容時必須輸入PIN碼,避免兒童意外點選;iTunes store則使用指紋辨識功能,需要提供正確的指紋或密碼才能購買商品。
圖表4: 國際網路影音平臺安全防護功能介紹
我國目前對於網路內容同樣如同國際發展並無制定統一的分級制度,但鼓勵業者自律為主。觀察國內提供VOD服務的業者自律情形 (詳如附件),雖然大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律,例如制定服務條款、客訴機制及分級等,但仍有精進空間,未來也期望業者可以持續加強個資保護及內容安全防護等機制,提供消費者一個安心使用的網路平臺環境。
至於就兒少保護議題,則本會特別有建立相關機制運作,本會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6條規定,召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委託民間團體成立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積極促進業者自律,以更周延的防護機制保護兒少上網安全,一旦有違法疑慮亦由各該主管機關進行認定,此亦與國際發展治理模式及相關法制適用相符。iWIN也會持續建立與業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平臺,輔導業者採取自律機制並訂定相關自律規章,採取多方利害關係人治理模式促進業者、公民團體及政府機關之間的交流,期望能從根本來保障兒少上網安全。
此外,本會與文化部共同協力促成「臺灣OTT交流平臺」的建立,探討各項產業發展議題,目前我國提供合法內容的OTT業者為打擊盜版,已先後成立「台灣線上影視產業協會」及「臺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並共同於此平台上進行多方互動。近期以來,考量著作權保護是OTT發展重要基礎,影響國內OTT業者對外競爭力與國家數位經濟、知識經濟發展,並納入著作權保護議題,本會基於通傳主管機關立場,與相關機關共同協助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邀集相關機關及業者共同交流討論。為有效打擊網路盜版,民間企業必須和政府機關積極合作,結合法律與他律的共管機制,才能營造出健全的產業環境。
(三) 影音OTT競爭核心-完善的產業自律機制
網路內容多元多樣,惟有穩定的內容品質管理與自完善的自律機制,才是影音OTT平臺競爭的核心。Netflix提供網路影音內容服務,除了要注重多元性及高品質外,也兼顧兒少身心健康之保障,以及避免內容侵權,危害產業秩序,而這些都是政府關心之重點。跨國企業Netflix深刻了解這一點的重要性,於2018年4月24日的《Netflix自律活動:臺灣隨選視訊對談會議》活動中提出「亞洲線上隨選視訊 (VOD) 自律規範準則」草案,內容包括企業承諾不提供侵權及包含兒童色情、暴力與恐怖主義之內容,也將致力於保護未成年人遠離不符合年齡的內容,並提出客訴及補償機制。會中,Netflix也邀請我國「台灣線上影視產業協會」和「臺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兩大OTT產業協會共襄盛舉,一同為營造健康的網路環境而努力。
完善的產業自律機制,是影音OTT競爭核心,因此,政府從中積極發揮催化劑與黏著劑的功能,在境外與我國OTT業者之間,採取各種適當的鼓勵方式,促成我國OTT業者亦採取自律規範準則,或是督促業者自行訂定自律規章,並建立內容分級、個資保護,及建構兒少網路內容安全防護網等機制,採用多方利害關係人治理模式,透過公私協力,提供消費者一個安心使用的環境,也期望Netflix之自律成果能為其他網路影音平臺業者所效法。
五、結語
在後匯流時代,網路上開發出許多創新服務典範,Netflix就是其中之一。網路影音平臺在鞏固發展契機、與其他相關上下游產業的策略聯盟上,其視野都與傳統廣電產業不同。新的合理分潤機制及有利於消費者的營運模式等,樹立了平臺新典範。
其一方面對傳統廣電產業,如有線電視及MOD等造成很大的衝擊。但另一方面,這類平臺的崛起對內容產製業而言也是一個新的機會。近年在Netflix也為了提高各地觀眾對其服務的黏著度,開始投入在地化的內容製作,顧及不同市場、不同文化及喜好的差異化發展,深入滿足在地化市場需求。目前Netflix也已與我國製作公司合作,預定於2018年推出首部臺灣原創影集,將我國的優質影視內容推向國際。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透過2018年4月24日的《Netflix自律活動:臺灣隨選視訊對談會議》,Netflix的營運創新規劃與制度設計可以作為我國傳統廣電業者及OTT業者一個很好的學習範例,監理機關也可以參考其平臺營運及收費方式,作為本會分組付費政策規劃時之參考。而Netflix推行自律,致力於保障兒少網路安全及抵制侵權內容,這些也都是本會身為廣電產業之主管機關所關注之議題。Netflix的自律行動不僅可供我國OTT業者效法,傳統廣電業者亦應反思,若產業皆能做到自我規制,政府亦可考慮對現有廣電業就此監理範圍進行解管,站在與業者協力的立場,共同營造出健全的產業環境,促進產業蓬勃發展。